《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讀後感:生死之間的最後一筆溫柔

●作者: 李安琪 
●出版社:台灣遊讀會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5/08

最初因為看綜藝節目《女王大人》,我認識了這本書的作者李安琪——一位從業近二十年的資深大體化妝師。她曾處理過無數狀態不佳、甚至殘缺不全的大體,卻總能以高超的技藝和溫暖的心,讓逝者得以有尊嚴地告別親人,在業界被譽為「神之手」。

一直以來,我對這類題材深感興趣,因此特別找來她的作品《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細讀。書中收錄了八篇故事,提到一樁樁笑淚交織的生死別離,以及經營之神王永慶的最後妝容,再到黑鷹空難的遺體修復,每一篇都透過大體化妝師的視角,帶領我們窺探生命終點的另一扇門。這些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死亡並非終點,而是一場細膩而溫柔的告別。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讀後感:生死之間的最後一筆溫柔

書中的許多故事令人動容,其中有一個情節讓我特別印象深刻——一位亡者親自打電話指名要作者為她化妝,這樣的選擇,不僅是對大體化妝師的信任,更是一種對自身最後儀態的安排。這讓我聯想到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中,Rebecca 在生前指定簡慶芬為自己進行最後的妝容。現實與戲劇呼應出相同的訊息——死亡不僅是生命的終結,更是一種個人最後的選擇與尊嚴。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讀後感:生死之間的最後一筆溫柔

無論是書中的亡者,還是劇中的 Rebecca,她們的選擇都展現了死亡與美的交錯。大體化妝不只是讓逝者「看起來比較好」,更是一種對生命最後的尊重。現實中,許多家屬面對親人驟然離世時,最難接受的,往往是那張陌生而僵硬的面孔,如果死亡無法避免,那麼至少,我們能夠讓逝者以最美的模樣停留在摯愛的記憶裡,這不僅是對亡者的愛護,也是一種給生者的慰藉。

李安琪老師透過「大體化妝」,幫助家屬在悲痛中找到一絲安慰,她的工作,不只是讓亡者體面地離去,更像是一座橋樑,讓生者與死者的告別更加完整,稍稍填補那些來不及說出口的遺憾。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讀後感:生死之間的最後一筆溫柔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不僅讓我們認識這個鮮為人知的行業,也透過這些真實故事,帶來對生命的體悟與提醒。我們總以為死亡離自己很遠,卻忘了意外與明天,誰也無法預料哪個會先到。因此,每一天、每個當下都值得珍惜,不要等到來不及的時候,才後悔沒有把握。唯有學會「珍惜當下,好好告別」,才能將遺憾轉化為無價的回憶,讓人生的終點成為一場圓滿而充滿愛的告別。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讀後感:生死之間的最後一筆溫柔讓往生者有尊嚴地離開,讓家屬心裡某個缺憾被填補,是做大體化妝與修復最重要的意義。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讀後感:生死之間的最後一筆溫柔造物者在人類腦裡植入情感,這個皮囊是我們來過這世界的證據,也是留給家人有形的記憶。 當這 個記憶被某種形式破壞,不再是原來的樣子時,我 們會感到痛苦。這份對記憶割捨不了的情感,讓我 們會想盡辦法去彌補缺憾,於是大體化妝師便為了 守護家屬的這份情感而存在。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讀後感:生死之間的最後一筆溫柔​​​​​​​傷痛並不會隨著 時間流逝而消失,我們也無法將往生的親人從記憶裡抹去,只是經過時間的洗禮,親人的離去漸漸不 會讓我們感到這麼難以承受。簡單說,傷痛會隨著 時間,用一種我們能忍受的形式,與我們和平共處。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讀後感:生死之間的最後一筆溫柔​​​​​​​一個人內心有裂痕的時候都是靜悄悄的,這個世界沒有人能察覺,只有當他「砰」的一聲碎開,大家才會聽到。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讀後感:生死之間的最後一筆溫柔​​​​​​​我們與死亡的距離其實一直都很近,只是往往會認為擁有的時間還很多,於是忘了珍惜,遺憾也就產生了。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讀後感:生死之間的最後一筆溫柔​​​​​​​即使只是一隻小小的昆蟲,也不能隨意剝奪牠們的性命,給予每一條生命最大的尊重,就是對生命最好的體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雪兒 的頭像
    米雪兒

    楊梅吐氣過日子

    米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