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雪兒喜歡四處去探訪台灣在地的風景,尤其對充滿故事的舊建築情有獨鍾,
因為老房子總是散發耐人尋味的老味道,充滿了人與土地的回憶。
趁著秋意微涼的假日,米雪兒帶著家人前往慕名已久的「蘆竹湳」,
一探百年的古厝風華。現在就跟著米雪兒來一趟【蘆竹湳】穿越時空三百年之旅吧~
一下車,就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雖然有「古厝風情館」招牌,
但荒蕪殘破的景象讓人懷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
看著大門敞開又寫著「請進」的字樣,激起孩子們探險的精神,
決定走進去一探究竟,穿過曲折的小巷後,果然別有洞天,
一座紅瓦磚牆的三合院正安靜地佇立著,仿如遠離塵囂的桃花源,
等待著你來探尋她美麗的故事。
「蘆竹湳」是一個常讓人誤會的地名,大部分的人都以為在桃園市的蘆竹區,
其實它真正的位置是隱身於苗栗縣的頭份工業區旁,
「蘆竹湳」地名的緣由,是指盛產蘆竹的低窪沼澤地。
「湳」是指爛泥巴,而溼地易生「蘆竹」,故稱之為「蘆竹湳」。
這裡是一個擁有三百年歷史的老社區,保留了五十三座傳統閩南式三合院聚落,
從移民、拓荒、開墾到居住,代代傳承的歲月累積,是珍貴的老寶貝活教材,
帶著孩子親身體驗,相較於電視和書籍上的知識,更能深刻體會當地的歷史文化!
這座三合院的堂號為「穎川堂」,是【蘆竹湳】社區的大姓「陳姓」之堂號。
也是第一位來台拓墾祖先陳清的宗祠標記。
三合院目前作為「古厝風情館」,
早期的梳妝台和裁縫機現今已很難看見。
農業時期常見的生活器皿。
以前的電子計算機~算盤大集合。
設計傳統灶的造型,陳列許多與米相關的工具。
以及阿嬤時期古色古香的餐桌和碗盤。
屋內宛如一個小型文物館,這些珍貴保留下來的原物原味,特別充滿古樸馨香。
「古厝風情館」旁有一輛吸睛的三輪車,不但可以拍照紀念,還可以騎乘喔!
穿梭在三合院的大樹下,彷彿走入時光隧道,回到小時候外婆家的光景。
第一個迎接我們到訪的節目是「故事音樂會」~
由兩位留法音樂家,分別以電鋼琴和黑管演奏,搭配「小豬波波」故事影片,
透過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大小朋友感受一場別開生面的社區導覽。
接下來就由社區的耿伯伯帶領大家實際用雙腳深入了解蘆竹湳社區吧!
許多老屋因年久失修,呈現殘破的風貌,現已無人居住。
在紅磚牆、土角厝、與木材間,米雪兒看到歲月為房子刻下深淺不一的時光印記。
竹編夾泥牆耐震,是運用編綁竹子,揉合沙土、上泥到塗白灰所製成。
牆下的小洞是農夫方便汲取豬糞便的地方。
社區裡還保留許多傳統的行業,例如現在很少見的阿琴金紙店
以及用閒置工廠興建的「六和窯」。
耿伯伯為我們講解柴燒窯的特性
社區還邀請國內外藝術工作者駐村創作的「藝起入厝」計畫,
為老聚落注入不同的藝術文化。
沿途中可發現許多有關小豬的印記,有豬鼻子、豬耳朵、豬尾巴和豬腳印,
對孩子們而言,這趟社區巡禮就像玩拼圖尋寶般有趣!
緊接著就米雪兒期待的「日光顯影」手作時間~
這是透過日光來顯影的氫版攝影課程,製出有如藍晒圖般的相片。
首先請工作人員幫我們拍照,再將底片用顯影劑刷在日本水彩紙上。
接著由工作人員幫忙使用吹風機吹乾,
然後覆蓋上膠片再用玻璃和夾子固定後,拿到陽光下做日光浴 (大晴天約15分鐘即可),
接下來放入清水中,配合輕輕晃動)將感光料洗淨,
最後再將紙夾起來陰乾就大功告成囉!
牆面上一排排的相片看起來是不是很有文青風?
藍色的成品記錄著專屬於米雪兒一家的美好回憶。
等待的同時,工作人員也開始忙碌地幫大家準備午餐。
今天吃的是蘆竹湳創意餐~豬排咖哩飯!哇!看起來好豐盛呀!
酥脆的豬排搭配爽口的高麗菜絲,加上熱騰騰的玉米濃湯和甜而不膩的冬瓜茶,
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讓姊妹倆食指大動!
吃飽喝足後,就要準備來做「一日米廚師」的體驗了~~
包括:石磨體驗、紅龜粿DIY、爆米香等,活動內容更精采、更好玩!
咱們繼續看下去……
●蘆竹湳古厝:https://www.facebook.com/luzhunan/
●古厝風情館地點:苗栗市頭份市蘆竹里15鄰191號
●電話:037-6 28187(於周二至周日上班時間8點至17點來電)
●停車地點為蘆竹湳「藝文廣場」(苗栗縣頭份鎮中華路487巷1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