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5_095147.jpg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譯者:蔡世偉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原子習慣》出版三年了,
依然是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
我手上這本已是初版第135刷,
這麼火紅的書,為什麼遲遲到現在才看呢?
最初是被書名中的「原子」嚇到,覺得很化學,
後來才知道 #原子 是比喻生活中渺小的細微習慣,
會隨著時間日積月累的 #複利 效應,
「利滾利」滾出巨大的差異,
為人生帶來不一樣的轉變!
⭕️每天進步1%→1年後→你會進步37倍
每天退步1%→1年後→你會退步到趨近於零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那麼習慣應該如何養成呢?
一般人的做法都是先設定目標,
也就是想要達到的成果,
但作者卻認為「別管目標,專注於系統就好」。
因為目標達成,不過是短暫的改變,
而且將目標當作終點線的想法,
只會讓目標陷入「達成 / 未達成」的二分法,
若沒達成很容易造成挫折感而失敗,
「系統」指的是邁向目標的過程、方法和習慣
不妨把目標當作夢想藍圖,
引導出努力及熱情的方向,
並搭配系統的步驟建立與執行細節持續優化,
自然而然就形成好習慣。

20230215_095548.jpg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
是從「自我身份的認同」開始做起,
你的習慣會決定你變成什麼樣的人。
習慣就是通往身份認同轉變的道路,

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
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
把焦點放在成為某一種人,
而不是得到某一種成果。
★目標不是減肥幾公斤,而是成為一個「體重標準且熱愛健康的人」。
★目標不是寫一本書,而是成為一個「喜歡閱讀寫文章的人」。

20230215_095634.jpg

🔎培養好習慣的四大法則:
第一點「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
✅環境的建立非常重要,運用〝習慣堆疊〞,把想要的行為跟每天已經在做的事情綁在一起,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執行新的習慣。
例如:想養成睡前閱讀的習慣,可以在梳妝台擺一本書,當睡前保養時,就會提醒自己該翻開書本。

第二點「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
✅透過〝誘惑綑綁〞,將喜歡的事情與想建立的習慣綁在一起。
例如:洗完澡精神正好的時候,就開始閱讀。

第三點「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
✅習慣的養成最重要的不是你做多久,而是固定的頻率,運用〝最小努力原則〞 〝兩分鐘法則〞做為習慣的啟動儀式,透過簡化行為,來增加實踐的機會,讓習慣簡單到做起輕鬆不費力,只要持續的做,養成習慣的可能性就越高。
例如:「每晚就寢前閱讀」變成「讀一頁」。因為無壓力,就會不自覺繼續看下去。

第四點「獎賞」:#讓獎賞令人滿足
立即獎賞:
例如:可以開一個存款帳戶,以自己想要的事物命名,例如出國旅行的帳戶,當你完成閱讀一本書就存進100元。
建立建立習慣追蹤器(APP或記事本),讓好習慣執行起來有成就感。
例如:每次看完一本書在閱讀筆記上面做紀錄打勾,會有滿足的感覺,更能督促自己進步。
不要錯過兩次:錯過一次是意外,錯過兩次就是另一項習慣的開始。當你忘記執行某項習慣,要確保自己立刻重回正軌。
成功的關鍵除了讓好習慣變得容易執行之外,
更重要的是 #把壞習慣變困難。
如果發現自己一直難以貫徹計畫,
可以藉由〝承諾機制〞增加壞習慣的難度。
✅用當下做的選擇來控制未來的行為,透過讓壞習慣在當下變得困難,增加了未來做正確之事的可能性。

書中提到法國大文豪雨果利用〝承諾機制〞
寫出《鐘樓怪人》的故事…
雨果原本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好好寫作,
但卻花時間在娛樂賓客、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
一再拖延的結果讓出版社忍無可忍,
於是設下六個月的交稿期限,
雨果為了對抗拖延的惡習,他想出一個怪招:
把自己所有的衣服通通鎖進一個大櫃子裡,
只留下一條大披巾。
因為沒有衣服可穿,自然就無法出門,
可以待在家瘋狂寫作,
結果提早兩週完成《鐘樓怪人》這本巨作。

看完雨果的小故事,是不是覺得心理安慰許多,
原來世界大文豪跟一般人一樣也會拖稿享樂啊!
但也呼應《原子習慣》說的:
讓「壞習慣」的執行變的困難又麻煩,
就不用靠自制力來戰勝懶散怠惰的人性了!

20230215_095713.jpg

「每個行動都是微小的投票,投給你想要的未來。」

《原子習慣》書名看似艱澀,實則淺顯易懂,
作者透過剖析各種實例和實驗佐證,
以及許多務實且容易實行的小技巧,
幫助我們建立好習慣、戒除壞習慣,
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從現在開始,每天試著做一點點的努力,
相信你也能持續在未來夢想的路上前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雪兒 的頭像
    米雪兒

    楊梅吐氣過日子

    米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